職場資訊
本地就業優先 議員籲設熔斷機制
25 Sep 2025
Bookmark and Share

上周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,多名議員均表示關注輸入外勞影響本地工人就業問題,建議設立「熔斷機制」,即當一個行業失業率超過某個比率時就停止輸入外勞。另有議員提問為何只收緊輸入侍應及初級廚師的申請要求,將來會否擴展至其他行業及工種。特首李家超指,政府要「動態」檢視情況,不可以「鐵板般」不理事實,若上述做法有效,日後發現其他行業有濫用情況,會採納相同做法。

 

稱當局會動態留意情況

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,餐飲業及建造業失業率均達到7%,形容是水深火熱,政府會否考慮就輸入外勞設立「熔斷機制」。李家超回應指,當局於2023年制訂輸入勞工政策時,考慮到整體勞動力人口減少,這個情況目前仍然存在,又稱於2018年香港人力達最高峰,勞動人口有367萬,到2023年少了逾19萬,跌至348萬人,到今年再跌至344萬人,當中老齡化問題嚴重,2023年60歲以下勞動人口較2018年少了30萬人,因此政府才決定輸入外勞,若一些行業因人手不足會影響生意,也會影響到本地工人,因此人手不足的行業,必須讓他們輸入外勞。

 

李家超強調,一定會堅守本地就業優先的政策,很反對有人濫用機制,因此《施政報告》提出針對侍應及初級廚師的「施手術」措施,必須先招聘本地人,保安局亦會加大力度打擊黑工,當局會動態留意情況。

 

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提問,政府如何評估只有輸入侍應及初級廚師才需要限制,將來會否擴展至所有輸入勞工的申請。李家超重申,為這兩個工種「施手術」,是因為他們輸入勞工的數字佔了總體的一半,若這個做法有效及明顯,日後發現其他行業有濫用情況,當局會採納相同做法,若情況不符要求,「當然可以有新的做法。」